招股书显示,青都旅游主营索道、观光车业务。疫情前,公司营收规模在1亿元左右,扣非净利维持在5000万元上下,综合毛利率超65%,但公司业务规模较小且较为集中和单一,高度依赖索道业务,现有业务增长潜力存在一定的“天花板”。
本次IPO,青都旅游拟募资3.46亿元,其中有2.2亿元的募资计划用于建设“悟道青城”文化演艺综合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演艺业务相较于索道、观光车运营业务专业性要求更高,如何培育专业的运营团队和应对同行的竞争都将成为青都旅游接下来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近两年冲击主板市场的旅企不在少数,除了青都旅游外,目前陕西旅游、鄂旅股份等已经在IPO排队,而华强方特、广州塔、南方文旅等也进入上市辅导阶段。青都旅游此番冲刺能否在“预上市”阵营中脱颖而出?
业务增长存在 “天花板”
青都旅游前身为主营广告业务的天乙影视。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都江堰电视台、新广角广告分别持股82.19%、17.81%。2015年,都江堰广播电视台将所持的天乙影视100%股权无偿转让给兴市旅游。
2016年,天乙影视的名称变更为青都有限,新增注册资本2000万元。一年之后,青都有限整体变更为青都旅游,彼时都旅集团、兴市投资分别对其持股95.35%、4.65%。2019年,A股公司中青旅及一致行动人红奇旅投斥资7705万元,分别认购青都旅游10%的股份。
截至2021年12月17日,都江堰国资金融局通过都投集团间接持有青都旅游80%的股份,为其实控人。中青旅及一致行动人红奇旅投分别持有其10%的股份,为并列第二大股东。
青都旅游股权结构 来源:青都旅游招股书
招股书称,青都旅游主要依托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索道、观光车服务,目前经营地主要包括青城前山景区和都江堰灌县古城景区,其中在青城前山景区提供索道、观光车服务,在都江堰灌县古城景区提供观光车服务。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青都旅游营收分别为1.19亿元、1.18亿元、5868.27万元及3873.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1.39万元、5782.55万元、2575.27万元及2743.6万元。
在营收结构上,青都旅游高度依赖索道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青城前山索道业务收入分别为7531.29万元、7579.91万元、3581.17万元和2300.1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0.05%、69.20%、71.08%和62.35%。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青都旅游的营收同比下降50.2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5.46%。招股书称,这主要系因疫情导致的景区关闭、限制跨省游等管制措施及政策的限制,公司索道、观光车游客接待量下降所致。
事实上,不止青都旅游, 2020年,其业务较为相似的已上市同行的业绩下滑同样明显,如九华旅游 (603199.SH)营收同比下降36.52%,净利润同比下降53.39%;黄山旅游(600054.SH)营收同比下降53.89%,净利润同比下降113.78%;峨眉山A(000888.SZ) 同比减少57.82%;净利润同比下降117.03%。
(图源:同花顺截图)
青都旅游在招股书中坦言,目前公司业务规模较小且较为集中和单一,未来发展与青城前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城前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已较为成熟,景区游客承载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游客最大承载量为3万人次/日),导致公司现有业务增长潜力存在一定的“天花板”。
募资2.2亿建演艺项目
青都旅游定位于都江堰市国资体系中最大的优质旅游资源整合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产业发展平台以及宣传推广平台,承担着带动都江堰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为突破现有业务天花板,扩展业务单元和规模,青都旅游决定启动此次IPO,重点是围绕青城山道家文化投资开发“悟道青城”综合文化演艺项目。
(图源:青都旅游官微)
据招股书披露,青都旅游本次IPO计划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的股份,拟募资3.46亿元,用于建设“悟道青城”文化演艺综合项目、采购青城前山景区观光车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悟道青城”项目将使用募资2.2亿元,占募资总额的63.66%。成为本次IPO的重头戏。
招股书称,该项目选址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社区,将挖掘青城山道家文化内涵以及都江堰历史代表人物故事,打造集文化演艺、互动体验、亲子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一座能容纳1200名观众的室内演艺中心,同时配套建设多媒体互动展馆、商业休闲等设施,积极开发“月光经济”。
(图源:摄图网)
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经测算,在运营期内将增加年均营收1.05亿元、年均净利润2106.7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47%(所得税后),投资回报期为8.84年(所得税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青都旅游认为,“悟道青城”项目将提高游客过夜率,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使其主营业务由目前的索道、观光车服务扩展至旅游演艺为核心的文旅综合体项目运营,构建“旅游+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业务格局,从而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实际上,目前国内通过依托自然景区资源打造旅游演艺项目来追求盈利的企业并不鲜见,以中国旅游演艺第一股宋城演艺为例。其在异地复制的过程中,三亚、丽江、九寨沟几大项目皆取得了成功,并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增长和利润回报。2021年上半年,宋城演艺实现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159.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1491.82%。
不过,宋城演艺的扩张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公司此前拟打造的“泰山千古情”和武夷山项目均遭受了挫败,宋城演艺曾在2016年年报中表示,由于泰山千古情剧院2016年收入仅占总营收的0.14%,而武夷山项目又远离核心景区,前景不明朗,因此公司决定终止泰山大剧院合同和武夷山项目。
(图源:宋城演艺官微)
此外,若成功IPO,疫情之下,如何培育专业的运营团队、聚集大规模游客和应对同行的竞争也是青都旅游当下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省上市公司峨眉山A旗下的《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项目由王潮歌导演打造,于2019年9月公演。由于正处起步阶段,受2020年疫情及洪灾的影响,《只有峨眉山》项目当年实现营收505.15万元,净亏损6057.84万元。2021年上半年,峨眉山演艺业务的营收同比大增940.77%至406.23万元,但规模仍较小。
(图源:只有峨眉山官微)
青都旅游亦在招股书中提示,旅游演艺业务相较于索道、观光车运营业务专业性要求更高,其在内容创作、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和人才储备还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未来经营管理和人才储备不能满足新增业务的发展需要,其可能面临经营管理风险。
排队IPO旅企不少,上市不易
资料显示,我国共有3万余家景区,而A股上市的景区类上市公司仅十几家,行业资本化程度较低。近十年间也仅有四家企业IPO过会并成功上市,同时普陀山、井冈山等多家景区冲刺IPO失败,旅游景区类企业上市之路颇为坎坷,这与景区的经营权属和开发经营限制有关,也与IPO需要一定的业绩门槛等因素有关。
但值得关注的是,近两三年来,旅游企业资本化开始提速,国有和民营企业纷纷加快上市步伐。陕西旅游、鄂旅股份、金泉旅游、大湾区文旅等已经在IPO排队,而华强方特、广州塔、南方文旅、东呈酒店、燕海旅游等也已宣告进行上市辅导。其中,鄂旅股份现已完成两轮问询,或是目前排队旅企中最接近上市的企业。
国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主要是各省市都在加快国有文旅资源整合,成立文旅集团。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构建上市公司平台、引入外部资本来做大国有资产、提升经营水平,青都旅游便属于此类公司。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方面上市是为了加快市场扩张,另一方面则是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特别是疫情以来对旅游类企业产生强烈冲击。
(图源:摄图网)
但疫情之下,旅企要成功上市并不容易,2020年以来成功上市的仅有西域旅游、君亭酒店、奥雅设计等几家公司。其中,君亭酒店两次闯关才成功,*ST西域更是长跑16年才叩开A股大门。
与此同时,自2020年以来年,一波旅企接连在冲刺IPO途中止步:恐龙园三闯IPO却在2021年又被终止审核;亚朵酒店登陆纳斯达克前夕突然踩下“刹车”;呀诺达在排队1年后,于2021年12月27日主动撤回申报材料;华强方特因疫情宣布暂缓IPO申请,欲待疫情稳定后择机再准备上市;中国文旅集团“三进宫”未果后,更名“大湾区文旅”继续递表……
新旅界(LvJieMedia)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国内旅游上市公司中,已有超过半数公司市值实现了上涨,市场信心逐步提振(新闻回顾)。在此背景下,青都旅游在内的旅企能否成功登陆主板市场?在排队IPO的旅企中谁能率先上岸?接下来的一年里会不会有更多的旅企冲击主板市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