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31省文旅产业怎么搞?这里藏着答案

2023-02-23 10:42:21 新旅界 于春美

相继公布的31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振文旅产业,成为2023年各地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的“必选动作”。

文旅业复苏按下“快进键”。

“稳开高走,持续回暖。”2月2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73%,约恢复至2019年的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9%,约恢复至2019年的71%。2023年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数有望超过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恢复至疫情前的31.5%。

\

相继公布的31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振文旅产业,成为2023年各地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的“必选动作”。各省不约而同传递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信号,多地百亿级、千亿级文旅项目密集亮相。

各省文旅工作传递新趋势、新动向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认为,“各省文旅工作呈现3大趋势:一是以文旅复苏为牵引,刺激消费振兴以及开展相关商贸活动;二是偏重打造产品,如冰雪文旅、乡村游、研学游、生态游等新业态;三是政策导向更精准,政府聚焦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企业聚焦产品,且有明确的资金扶持计划。”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表示,各省更注重高质量发展,比如,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级重要旅游目的地、休闲旅游城市等,规划系列重点任务。此外,更关注国际化,注重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游停滞3年迎来机遇期,不仅是吸引国际游客,更在服务水平上对标国际。

\

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总编辑高舜礼特别关注到,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安徽、甘肃6个省份将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提上议程。

“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2025年我国将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今年约占全国1/5省份的这项旅游重点工作,进入启动程序。” 高舜礼表示。

关键词一:文旅复苏 提振消费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随着旅游热潮的回归,各省多措并举按下“加速键”,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如何提振消费,赋能文旅?各省招数不一。

北京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

天津实施百年金街、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等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加力发展首发首店经济,促进新场景消费赋能。

云南推动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加快“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旅游总收入超过1.2万亿元。

海南以旅游复苏为牵引,实施“促消费六大行动”,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和25%,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突破800亿元。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建立以免税店为引爆点、多种商业业态复合的繁荣商圈,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标志性工程。

同时,上海、江苏、江西等省均提出,着力推动文旅消费新热点,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和消费回暖升级。

真金白银的惠民补贴、节事活动拉动、加强客源招徕、优化消费环境等政策,均指向以文旅复苏,提振消费。据悉,山东省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补助,各市共同发放1亿元以上文旅惠民消费券,合力撬动200亿元以上文旅市场消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表示,“各省在文旅融合之外,以更开放的思维加强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体育、商务等的融合发展,有效回应市场需求变化,满足人们品质化休闲的需要。而通过廊道性产品、贯穿性产品、链接性产品的建设,对于串珠成链,有效放大点状景观空间价值非常重要。”

关键词二: 发力供给 三量齐升

王笑宇告诉新旅界(Lvjie Media),除了对需求端消费刺激外,2023年各省文旅工作的一大变化是侧重发力供给端,扶持重点产品。

“针对新阶段文旅消费需求,进行基础产品开发支持、产品创新支持,恰逢其时。在未来文旅大市场中,政府做好公共服务配套和提升、信用和品质监督、公共交通服务等保障,引导市场主体创新突破,开发高质量文旅产品,才能适应新的消费需求。” 王笑宇表示。

\

发力供给端,各省不遗余力,不仅明确方向,更提出了投资计划。

山西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再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支线、连接线2400公里。

内蒙古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园区铁路专用线和旅游路、产业路,增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广东提出支持横琴培育壮大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等重点产业,推动“分线管理”和澳门新街坊建设,提升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

浙江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完成文旅项目年度投资3000亿元以上,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培育30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新增10个示范景区镇、50个金3A景区村。并全力建成省之江文化中心;加快建设省全民健身中心;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000个、城市书房200家、乡村博物馆200家、文化驿站100家;新建五星级文化礼堂500家;新建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000个、“环浙步道”2500公里。

为落实发力供给端,多地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拼抢“开门红”浪潮。据初步统计,多地文旅项目“三量”(数量、体量、质量)较前3年明显提升,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凝聚势能。

贵州涉旅游产业化项目312个,年度计划投资605.01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同比大幅提升(2022年旅游产业项目250个,完成投资287.72亿元)。

浙江投资文旅项目96个,5年计划投资1511亿元;涉及文旅体产业省级重大项目57个,5年计划投资930亿元。

广东省级重大文旅项目54个,如深圳科技馆(新馆)。

福建省级重点文旅项目43个,如八闽(漳州)不夜城、武夷山市岚境溪谷文旅综合体等。

山东涉文旅重点项目36个,涵盖文化产业园区、智能穿戴制造、文旅综合体等。

河北文体旅游等重大项目30个,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和现代服务业两大类。

天津15个文旅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

四川涉文旅新开工项目13个,包括峨眉南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泸州学士山文创产业园、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等。

上海涉文旅重大项目12个,包括金山乐高乐园、上海大歌剧院、世博文化公园等。

厉新建表示,“总体而言,今年各省文旅工作在以往基础上有延续、有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抓旅游工作,要强调长期主义,常抓不懈,如果一味跟风跟热点,恐怕很难为高质量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三: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启动先行

近年来,文旅消费从简单的观光与休闲,逐步转变为品质观光与主题休闲、度假并存,高性价比和文旅体验兼顾,即追求旅游品质提升、主题文化多元、产品体验深化等消费体验。

基于此,引导和扶持更高性价比、更好服务品质、更优旅游产品,成为2023年各省文旅工作重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等成为不少省份的重中之重。

\

在高舜礼看来,全国约有1/5的省份启动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起码说明三个问题:

一是,距2025年国务院宣布的创建目标还有不到3年,时间紧、任务重,部分省份主动谋划启动创建,反映了对国家“十四五”旅游规划任务的主动担当。

二是,除云南外,有关省在统筹基础上,确定了开展创建的地点和单位。如:广西提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把桂林建设为世界级旅游城市,把漓江景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

三是,6省仅是率先“觉悟者”,并非其它省市不具备条件或没有此类愿望,这6个省份是点燃全国创建的“星星之火”。

从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到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再到5A级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国旅游业已积累了领先世界、堪称特色的创建工作经验。世界级景区/度假区创建能否出新、出圈,做出带有突破性的“入围”要诀?值得期待。

\

对此,高舜礼认为,无论是由6省创建打头阵,还是在全国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只要立足国情、瞄准国际,脚踏实地推进,就一定会产生不小的现实性意义:

一是树立旅游发展的更高标杆,对未来同类业态形成积极示范和引领;

二是营造良好的旅游国际形象,通过建设和宣传一批世界级水平旅游产品,率先在各国旅游者心中树立中国与国际接轨、乃至领先世界的形象;

三是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产品,有利于引领优质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对2035年中国基本建成世界旅游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厉新建则建议,“与国家战略相衔接,注重高品质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及目的地的打造,一定要避免狭隘的国际化,国际化不一定是客源的国际化,更应该是服务、管理、标准、创意等方面的国际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