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 11:40:53 新旅界 Jenny
在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今天隆重召开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着重谈了文旅发展的15个大方向。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
新旅界讯 4月20日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今日在2018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发表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优质旅游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讲话,李金早指出旅游和文化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的。文艺作品、价值观念、社会主张、群体意见等想要立住脚,传播广,影响远,就需要借重旅游等载体。旅游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有其自身优势。此外,李金早还重点谈到文旅未来发展的十五个方向。
演讲原文: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今天隆重召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位专家学者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成果显著,可喜可贺!在此,受雒树刚部长的委托,我谨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对本届年会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全域旅游、文明旅游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要像抓“厕所革命”一样,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推动旅游业大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幸福产业,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更大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于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有效地把党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融合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与文化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中华民族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出自明代画家董其昌先生。他在《画旨》中写道:“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用英文来表述: Read 10,000 books and travel 10,000 miles.这是直译。如果意译,则可以表述为: Learn as much as you can,and travel anywhere you can。由此可见,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人们都认识到文化和旅游的密切相关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候,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一些网民形象地说,这是“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网民的这一表述,体现了他们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赞同和期待。
其实,诗和远方本应走在一起。自古文化与旅游就有紧密联系,而且是内在联系。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旅”的含义很多。其中之一见《管子·小匡》:“卫人出旅于曹”。注曰:“旅,客也”。《易·旅·疏》:“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
关于“游”,有重要意义的是孔子劝弟子们“游于艺”。宋人赵顺孙认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出游,尽管方式、内容等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注入了时代的、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外出求学,为“游学”;异地做官,为“宦游”;僧侣出游,为“游方”,等等。
由此可见,“旅”仅是人们的空间移动行为,而当其被赋予“艺”、“玩物适情”等文化元素后,就从行走或旅行变成旅游了。换言之,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行走,才是旅游;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旅行,才是旅游;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空间移动,才是旅游!由此,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联系不是不言自明吗?而且,这种联系不是一般的联系,而是内在联系,有机联系,天然联系。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任何文艺作品、价值观念、社会主张、群体意见等等,都需要传播,而这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空间移动行为,离不开人的超越单纯行走目的的空间移动行为。文艺作品、价值观念、社会主张、群体意见等想要立住脚,传播广,影响远,就需要借重旅游等载体。旅游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有其自身优势:其一,寓教于游,寓学于游,在恬静休闲中感知文化、领略文化,细雨无声,自然流畅,可起到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起不到的作用;其二,民间交往,形式丰富,渠道多样,可大可小,可亲可近,可起到官方外交起不到的作用,此可谓民间外交;其三,可跨越区域、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传播,可起到其他传播方式起不到的作用;其四,可持续、可传承交流、传播文化,可起到运动式、活动式、阵发式的形式所起不到的作用;其五,文化产业一旦与旅游融合,就能赢得人民大众,也才能成其为产业;文化产品一经与旅游融合,便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可谓如虎添翼!这是由于这种融合使文化产品真正走向了大众,同时也走向了市场。
文化产品由此既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欢迎,喜闻乐见,传播健康的意识形态,又获得了市场认同和资金来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减轻甚至摆脱对财政的依赖。因此,文化和旅游融合是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当今大众旅游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更加密不可分,旅游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是赏山赏水品文化,同时走出门旅游更是人们拓宽视野、学习知识、提升文化的重要渠道。
从经济和产业角度讲,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注入旅游,可以使旅游发展方向对头,品位提升,内容丰富,亮点更多,商机更旺;大众旅游、优质旅游承载文化,可以使文化的载体更多,市场更大,传播更广,传承更久。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可循,如横店影视城、上海迪斯尼等既是旅游主题公园,也是文化传播体。再如,桂林“歌仙”刘三姐、桂海碑林等文化品牌,依托旅游盘活了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文化消费能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言及至此,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何作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重大决策了吧!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应是复合的化学反应。这种融合,一定要也一定能取得“1+1>2”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中央关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文化和旅游各有内涵,各具特色,各有自身发展规律。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一要克服惯性思维,各自为阵,墨守成规、划地为牢,二要防止简单的、片面的、错误的文化或旅游虚无主义观念和简单、草率的相互替代的倾向。
从文化角度说,只有切实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只有坚守中华文化家园,坚持中华文化优秀特质,不断开发优秀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引领旅游,开拓更多的旅游发展空间,点燃更多灿烂的旅游亮点,形成更多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从旅游角度看,只有切实遵循旅游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开发旅游特色产品,提升文明旅游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强化旅游推广,加强旅游经营管理,在新时代尤其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主动开展旅游外交,推动优质旅游发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承载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综合而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旅游发展规律,今天还要努力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律。现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正处于“三定”规定研究制定过程中。我们相信,这次机构改革,必将在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二、以深化旅游综合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我们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系统总结中国旅游3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分析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着力从景点旅游模式转向全域旅游模式。回顾我国30多年的旅游发展历程,以景点景区建设和宾馆饭店建设为主的景点旅游模式历史性作用功不可没。
但在大众旅游时代,景区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求,自助游、自驾游,非景点旅游游客已经占了总额的80%。在住宿领域,更多游客喜欢住进百姓家里,更多体验全域旅游带来的美好,感受现代休闲的欢乐。短短两年,各地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我们以全域旅游为主线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在浙江桐庐、宁夏中卫、陕西西安召开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500多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其中海南、宁夏、山东、贵州、陕西、河北、浙江等7个省区为省级创建单位。各地迸发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源源动力,纷纷将全域旅游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既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挖掘了潜力,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能,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7月,习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人民日报盘点“全域旅游”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100个新名词之一,中国政府网盘点“全域旅游”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
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推进旅游发展和管理机制改革,构建适合全域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格局的管理体制、适应综合产业、综合需求的体制,推动过去部门的单一管理转为现在的综合管理。迄今,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这是一个综合改制。同时要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时代特点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
具体来讲就是“1+3+N”。“1”就是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3”之一就是设立旅游警察,之二就是设立旅游巡回法庭,之三是设立工商旅游分局,“N”是在“3”之后,纳入更多管理部门,如环保、交通、国土、建设等。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探索。这一揽子举措,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制度保障。全域旅游发展中要注意与文化产业融合。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路径,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及其实施办法,是国务院30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指导意见》的出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域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将抓紧推动实施,研究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实施细则》。今年下半年将验收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以“旅游+”为抓手,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产业。它作为关联度很大的综合性产业,不可能走封闭的自循环发展道路,必须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通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高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从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我们在大力推进“旅游+”的同时,文化、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体育、教育、中医药等越来越多的领域纷纷“+旅游”,增强旅游产业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相继衍生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林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新供给,既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全新空间,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
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旅游村镇和街区。不久前,我们还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2018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共有18条旅游精品线路入选。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作,共同确定了73家单位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提出了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和领域融合。
要继续提升“旅游+”的引导能力和供给水平,主动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要推进发展研学旅游,包括林学、矿学、农学、工学、地学、气象学、商学、医学、军事学、民族学、美学等内容,培育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发展工业旅游,制定《工业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生态旅游,推出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推动文物旅游,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要推动各部门、各地方在规章、标准和政策制订或修订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增强旅游发展功能,为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对接口。出台一批指导“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标准,推出一批多样化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产品,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和质量,提升旅游供给效率。
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宗旨,大力推进文明旅游、理性旅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推动文明旅游、理性旅游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随着旅游出游人数的增长,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诟病。游客不排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文物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也给旅游管理带来不少麻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狠抓文明旅游。
一方面,通过发布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选树中国好游客等,进行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联合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以及征信部门,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同时,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加大了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戒力度。经过系列组合拳,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自觉行动。
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文明的传播窗口与平台,我们要继续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惩戒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做法,融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约束管理为一体,培育文明、理性的新时代高素质游客和旅游经营者,充分发挥旅游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构建文明旅游示范体系,选树一批文明旅游示范区、示范单位,宣传一批“文明游客”。
实施“为中国加分”主题品牌活动,开展“文明旅游百城行”“餐桌文明”“理性消费”“绿色出行”等系列宣传活动,聘请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大使,举办文明旅游作品大赛。加强旅游志愿者管理,出台《中国旅游志愿者管理办法》。强化旅游不文明行为硬约束,进一步完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进与交通、工信、商务、海关、税务、铁路、民航等部门协作,依法依规加大联合惩治力度。
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发挥其在传承红色基因和优良革命传统及旅游扶贫攻坚中的优势作用,以实现更大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五、以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旅游市场监管
中央此次决定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旅游市场执法职责和队伍整合划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游客满意不满意事关优质旅游发展的根本。旅游市场监管一直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近三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持续开展了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组织督查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全覆盖”,实施景区质量动态管理,对不达标或存在突出问题的5A级景区、4A级及以下景区分别予以摘牌、警告、通报处理等。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永远是我们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要继续强化依法治旅,建立现代化的旅游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法治体系,加快协调修订《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在执法上,要抓住中央关于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的有利契机,强化对旅游市场秩序的综合整治,同时加大对广大游客理性出游、理性消费的引导。要继续推进“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典型选树工作,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精准实施专项市场整治行动,强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推动旅游违法行为入刑,触犯刑法的则严格按照刑事法律程序办理,而不只是罚款了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压态势,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为旅游企业和广大游客创造更高质量的旅游经营和消费环境。
六、以“厕所革命”为龙头,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厕所革命”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自2015年以来,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得到了全国上下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完成建设旅游厕所7万座,超额完成3年5。7万座的计划任务。
我们要坚决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厕所革命”成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注重依托科技解决厕所建设难题、完善厕所管理、优化厕所服务、开拓厕所创意,推动“厕所革命”从景区拓展到全域、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东部拓展到中西部、从数量增加拓展到质量提升,深入推进厕所文明行动,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如厕风尚。按照“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再新建和改扩建6.4万座厕所,着力解决厕所用地、资金、技术、环保、文明宣传等重点问题,集中开展“厕所革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提升、科技提升、文明提升四大行动。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决纠正个别地方在厕所建设上搞“形式主义”和所谓“超五星厕所”问题。
我们要以“厕所革命”为龙头,大力推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丰富旅游便民惠民措施,不断提大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结构,促进旅游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科学合理,逐渐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
七、以激发发展内生动力为引领,大力推进景区管理水平提升
我们要注重推动景区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一是深化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资源权属不明、产权不清、管理职能交叉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长久制约着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景区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作为深化改革的排头兵,要更加坚定地推动旅游景区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建立现代、高效的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二是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人性化、精细化的要求,对标国际精品景区,以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目标,大力提升旅游管理服务。三是加强创新发展。要强化现代信息化手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和营销领域的应用,以智慧化手段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以“资本+技术+知识”等创新创意要素驱动旅游景区。在标准和规范之外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奇,人奇我特,人特我绝”。
对于景区门票价格,社会和游客关注度很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了景区管理工作力度,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推出1800多家“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承诺单位,组织2000多家5A、4A级景区签订“三年不上涨门票价格”承诺书,与价格部门建立了景区摘牌降级与门票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实施《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公布了5A级景区最大承载量。全国景区门票价格乱象得到有效控制,景区门票价格水平总体稳定。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任务,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道,制定出台景区门票价格改革与管理文件,坚决降低一批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探索采取其他一些措施,使景区门票价格回归理性。进而言之,要推动各景区加强经营管理、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为逐渐告别门票经济而努力。
八、以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为指南,大力推进绿色旅游
绿色旅游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优质旅游的内在要求。过去三年,我们建立健全了以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为核心的绿色旅游标准体系,加大了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线路和生态旅游产品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在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得到初步体现。
在优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道路,告别GDP崇拜,大力倡导绿色旅游,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从消费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旅游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从供给端强化绿色开发与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修订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星级饭店评价等标准,提高绿色要求。发布绿色旅游消费指南,制定绿色消费奖励措施,引导旅游者低碳出行,鼓励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契机,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新时代可持续旅游发展中,做好冰雪+绿色旅游文章。
九、以导游管理体制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旅游服务水平提升
导游服务是极为重要的旅游服务。导游管理一直是旅游管理的重点领域。随着旅游发展进入大众旅游新阶段,传统的导游执业方式和管理体制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修订了《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导游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推出了《导游服务星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广电子导游证,实施了中高级导游“云课堂”研修项目,加大了对导游业务能力、安全应急管理等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继续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导游执业改革,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管理转变。畅通导游执业发展通道,优化导游执业保障,修改和取消一些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和壁垒,健全导游服务社会评价体系,督促检查各地“导游专座”落实情况,营造游客、导游、社会多方满意的共赢局面。
十、以做大做强做优旅游市场主体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
企业改革创新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超过2万家旅游景区、3万家旅行服务商、30万家旅游住宿机构、180万家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庞大产业规模,涌现了中国旅游集团、首旅、携程等一批龙头旅游企业和新兴旅游企业,以及大量生机勃勃的创新企业。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144支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全国旅游投资达1。5万亿元。
我们要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管理部门要敢于担当,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对接人民群众的旅游美好生活需求,引导市场细分,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避暑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海洋旅游、邮轮旅游、在线旅游、民宿旅游、自驾车和房车旅游等一批专业性强、特色化服务鲜明的新业态旅游企业。完善星级饭店、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行业标准,探索制定在线旅游、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标准。加快旅行社行业改革开放,推进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游业务、外商独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游业务范围等改革创新。继续办好中国旅游投融资促进大会,完善全国旅游投资项目系统,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基金发展壮大,推动全国性旅游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十一、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使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此非常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主动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于2016-2018年连续出台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推进了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开展旅游“万企万村”结对帮扶行动,推出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通过举办12期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培训班、3期“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3450名村干部和旅游带头人。积极落实《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大力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业显著推动沿边特色村寨和小城镇建设。
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为推进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要进一步统筹布局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市场分析和预测力度,加快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乡村旅游相关标准规范,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建立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继续实施旅游扶贫规划攻坚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精品开发工程、宣传推广工程,开展旅游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推进落实《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
十二、以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为示范,大力推进边境旅游发展
我国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边境地区已经成为与出国旅游、港澳台旅游并驾齐驱的三大出入境旅游市场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之后,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中都明确指出要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日前,国务院同意设立内蒙古满洲里和广西防城港两个边境旅游试验区。
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有利于解决边境出入境不够便利、边境旅游产业发育不充分、边境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等突出问题。通过强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可以推进沿边重点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边境旅游目的地,从而对全国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到2020年底,要确立试验区在旅游体制机制、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目的地影响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中央要求,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合作,统筹谋划,扩大边境旅游试验区范围,再遴选出一批边境旅游试验区试点。同时,继续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争取在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十三、以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大力推进旅游
外交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旅游则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外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旅游成为国家对外交流合作新力量。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举办中美、中瑞、中韩、中丹、中印等旅游年并发贺词,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发贺词。在习主席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中东欧旅游高级别会议及中俄、中美、中印、中韩、中丹、中瑞、中哈、中澳、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等系列旅游年活动。召开“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建立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机制等。创新开展旅游援外工作。
我国旅游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第七届二十国集团(G20)旅游部长会议在华成功举办。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对全球旅游业贡献不断提升。中国旅游市场全球瞩目,以2016年为例,据测算,中国旅游相当于全球旅游经济的16。6%,对全球国际游客增长贡献达10。5%。中国正成为影响国际旅游格局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继续服从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全面布局旅游外交工作,统筹入出境旅游市场优势,深化“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合作。要抓住世界旅游联盟在我国成立带来的新机遇,办好中国-欧盟、中国-加拿大旅游年,办好上合组织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中东欧旅游高级别会议、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组织好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活动。积极参与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土、中阿(阿根廷)等政府间合作机制,深化中美、中俄、中澳、中葡、中新(新西兰)等双边旅游务实合作机制。要以“美丽中国”整体旅游形象为统领,做好2018“全域旅游年”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各旅游推广联盟、地方、企业积极性,抓好海外重要旅游客源市场参展、联合推广活动,提升“万里长城”“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等主要品牌的影响力。
2017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性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WorldTourismAlliance,WTA)正式成立。李克强总理发贺信,汪洋副总理与联盟创始会员合影。在成都出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的137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部长、代表及41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见证了世界旅游联盟的诞生。世界旅游联盟的成立显示了中国主动作为,致力于改善世界旅游治理体系的担当和能力。时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瑞法依评价,“中国在旅游业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世界旅游业的未来也要看中国。”
十四、以构建旅游全息信息系统为重点,大力推进旅游科技信息化建设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遥感技术(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等)、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制图技术、空间展示等)等技术,建立覆盖全球、全国的全域旅游全息信息系统,为游客提供全域全时的旅游信息服务,并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提供全域全时的信息管理服务,为旅游资源管理研究及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管理平台。
两年前,我们启动开发“华游”即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系统,“世游”即全球旅游全息信息系统,旨在通过大平台、大网络、大数据来推动旅游发展数字化转型,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景区流量调控智能化,真正让游客“一机在手,说走就走,说游就游”。去年,我们已经建成中国全域旅游厕所导航系统,这也是“华游”“世游”的有机组成部分。“华游”和“世游”信息系统要不断充实完善、提升,要考虑不断增加文化元素。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耦合,有效延长和增容旅游产业价值链。通过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旅游资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旅游商品研发制作水平。通过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开发兼具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的旅游新产品,不断提升旅游的吸引力、体验性和互动性。整合旅游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自然数据、旅游资源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建立旅游资源专业数据库、遥感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旅游资源数据标准,构建旅游资源监管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全域旅游要素的动态全覆盖监测预警。
十五、以优质旅游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为担当,大力推进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产业理论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产业立,理论亦立;理论不立,产业难立。没有产业理论的产业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同样,脱离产业发展的产业理论,也是靠不住的。产业立,理论必立;理论不立,产业难立。最老的产业莫过于农业,有人类活动就有农业,漫长的产业发展使农业理论日臻成熟,理论体系完整,概念逻辑严密,外延内涵清晰。而就此来看旅游,则是另一番景象了。与农业等相比,旅游是很晚的事了,西方现代旅游的起步也不过150多年,在中国则更短,三十来年的历程,使得我们来不及对快速发展的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升华。
因而,社会对旅游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停留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旅游的实践之蛹,快速成长,张力尽显,已成突破理论蚕茧之势。旅游实践之水,早已汹涌澎湃,巨浪滔天,而长久以来旅游理论之渠却未见端倪,亟待开凿。现在的突出问题是旅游基础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旅游行业培训缺乏系统教材、社会对旅游的全面了解缺乏规范读本。
由此,我们一直在考虑编撰一本教材,即《当代旅游学》,旨在弥补此类缺憾和欠账于万一,尽可能反映新时期我们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特征、功能和发展战略的认识。前后历经近三年时间,《当代旅游学》编撰工作现已全部完成,即将面世。这是我国旅游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优质旅游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理论创新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这是我们实施“三步走”战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备要素,其作用和影响又将远远超出旅游行业,对全社会亦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三年来,我们还组织编撰出版了《世界著名游记丛书》、《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外国诗词中的旅游》、《全域旅游热词》、《旅游外交热词》等,正在编撰《中外旅游大百科全书》、《世界旅游史纲》、《中国旅游史纲》,按计划明年出版。这些都是旅游业本应有的基础性工程,早就应当完成。现在做,就是在补课、补短板。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努力,一年一度的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已经成为展示我国旅游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也是专家学者集中展示有关旅游研究领域最新学术进展、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全国旅游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旅游改革发展及全域旅游、旅游+、旅游投资、乡村旅游、旅游外交等重大课题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旅游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宝贵智力财富,为旅游业繁荣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大理论支撑。希望各位专家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提升研究层次,更好地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不断开创决策咨询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大发展作出新贡献。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同志们,我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正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凝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合力,奋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推进文化和旅游改革新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