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问诊特色小镇:“关中印象”难模仿 “千镇一面”难破局

2019-10-21 18:01:37 民主与法制时报 徐秋颖

为何特色小镇有的红火,有的死?特色小镇到底能不能复制?“速生速死”的短命小镇未来如何寻找出路?

“上马百十个,关门一大片。”这几乎是很多陕西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写照。

2012年,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镇的关中印象袁家村“火”了,之后周边村镇的“模仿秀”开始不断上演。然而,复制的特色小镇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速生速死”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同在礼泉县,投资5亿元兴建的东黄小镇早已沦为“鬼镇”,开业不到两个月已无游人造访,现今荒草丛生,门可罗雀。

距离袁家村村口仅800米的官厅镇是其最近的一个模仿者,投资3.5亿元修建的官厅民俗村自2016年5月开业不到一年,因游人稀少,商铺闭门搁置至今,甚至有村民在仿古建筑里晒起了玉米。

据不完全统计,类似的民俗村,仅礼泉县就有4个,整个陕西省则多达60个。

反观过去几十年间,混凝土森林构筑的“千城一面”,丢掉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还着实影响着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人。特色小镇的出现,似乎让人们看到了解决大城市病的出路,城镇化发展也可以另辟蹊径。

然而,一些特色小镇似乎落入“城市化”发展的怪圈,“复制粘贴”成了主要路径,导致特色小镇毫无特色,“千镇一面”似乎在劫难逃。

为何特色小镇有的红火,有的死?特色小镇到底能不能复制?“速生速死”的短命小镇未来如何寻找出路?上述疑问亟待解决。

小镇短命谁之错?

“可惜得很!”9月26日,王海军看着对面荒无人烟的东黄小镇,不由慨叹。他的家距离东黄小镇仅隔一条马路,在他家二楼房间推开窗便能俯瞰小镇。

公开报道显示,关中大集东黄小镇力图展现历史上方圆百里闻名的民间集市——纂集老街的历史景象,恢复其“车水马龙,商贩云集”的历史风貌。

如今,拔地而起的魁星楼和大戏楼仍矗立在小镇广场上,对面能容纳5000辆车的停车场空空荡荡,只剩下店铺招牌和褪色的红色灯笼还能看出昔日热闹。

如此衰败的景象令人难以想象东黄小镇招商时的火爆,“当时看袁家村火得很,把钱都赚了,想着交5万元押金就能有一个铺子,有人一下花20万元要了4个铺子,还有人到县里找关系就为了能多买几个铺子。”

王海军也不例外,土生土长的东升村人,早已在咸阳市定居,想着回老家做生意更好,将半辈子的积蓄1000多万元都投在了东黄小镇,“建了菜籽油坊、承包了铺子,当时还只要现金。”

不仅如此,王海军还模仿乔家大院花了几十万元翻盖了自家的房子,觉得背靠东黄小镇绝佳的地理位置能够将民宿做起来。

还没等他开门迎客,被称为继袁家村后礼泉县又一乡村旅游新亮点——东黄小镇就“黄”了。

“就火了两个月。”东黄小镇如此短命,王海军始料未及。事后回首,王海军认为开发商没有招来好商家是其衰败原因之一,“招商时没有门槛,只要交钱就行,好多外地人买铺子目的是火了以后倒铺子,没有用心经营,遇到困难也不坚持。”

另外,像王海军一样积极参与的东升村村民却少之又少,大多数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并没有参与到东黄小镇项目中。

“东黄小镇里大多都是外地商户,一不挣钱就想走了,又不是自己家,商铺一关门,人来得也越来越少,形成连锁反应,最后就没人来了。”王海军说。

东黄小镇如此“短命”,礼泉县网信办主任张亮认为,东黄小镇项目是灵机一动的产物,毫无神韵,也没有历史积淀。

现在,王海军偶尔会回来避暑,家里的民宿招待一下城里住得烦的朋友,顺便吃吃院子里自己种的菜。

官厅村为何难借袁家村光环

相比东黄小镇,官厅村背靠昭陵,民俗村内仿古建筑也要精良许多,甚至比袁家村的建筑更为考究,其在唐文化遗址和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可谓再现明清村落的特色和建筑格局。单从硬件上来讲,官厅民俗村毫不逊色。

9月27日,午饭时分,官厅民俗村一户商铺里,有几个人在打麻将。他们表示,民俗村目前还没开业。在游客接待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还在进行二期建设,并没有正式开业。

事实上,在2016年5月1日,官厅民俗村就已经开始开门迎客,作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的新代表,主打关中民俗文化和唐文化旅游。

“建设美丽乡村,体验美丽官厅。传承古老文化,感悟风物官厅”,该项目也被誉为陕西省乡村文化旅游项目中的经典之作。

据官厅村村民讲述,在官厅村,男性几乎全部姓刘,是明朝的开国丞相刘伯温的后代。

在官厅民俗村门楼里有刘伯温画像及家谱复制品,中间放一面鼓,寓意敲之轰隆如雷,时时提醒后代不可松懈。

距离袁家村如此之近,再建一个民俗村,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游客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张亮表示,官厅民俗村修建之时,袁家村还没这么大范围,酒吧一条街还没建,官厅村里有个能人投资兴建,想借着袁家村的光环,形成连片效应。

“人家都在袁家村吃饱了,还上这来干啥?”该村一位村民表示,“商铺每天就两三个人来买东西,实在耗不起,逐渐商铺都关门了。”

同样开业没多久,官厅民俗村也没人来了……

如何扛过困难期?

如今,官厅村的现状成了袁家村农民夜校里的危机意识教育案例。

人气鼎沸的袁家村可不是一下子火起来的,今年31岁的袁家村副主任宋应军参与了袁家村转型的整个过程,“袁家村起步做农家乐也是艰难无比。”

他回忆,当年村书记郭占武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建小吃街,商铺免费使用,招商入股以袁家村村民优先,其次是村民的亲戚朋友,之后才轮到周边村村民。

没想到大会开了一个礼拜,没有一个村民报名。宋应军和村里几个年轻人开着镇上的计划生育宣传车,大喇叭一放,每天走村串户地招商。

2007年,小吃街刚建成开始营业的时候,同样也面临“一个游客都没有”的窘境。

“村里请人做豆腐,豆子、工具都买好,有了利润和村里分成。做好豆腐卖不出去就挨家挨户去分,免费给大家吃。卖豆腐的师傅觉得不挣钱,想离开,我们就每月再给他800块钱的工资。”应军认为正是集体经济的优势让他们挺了过来。

直到2010年,有两个游客为抢最后一块豆腐打起架,此时,宋应军知道,袁家村活了,火了!再之后,游客接待中心和村长接待室受理最多的投诉,就是游客之间抢东西的纠纷。

袁家村模式能否复制?

那么多模仿袁家村的特色小镇为什么都死了,袁家村还是红红火火,袁家村可以复制吗?

“全国都可以复制。”宋应军的回答极其肯定,他认为,这么多民俗村只学其形才导致衰败,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作为项目主体的农民没有参与。“乡村振兴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你连村民都不参与,振兴个谁?”

“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成本,发动村民百分之百参与,有钱的多入股,没钱的少入股,反正都在自己家,挣5块也不嫌少。这也是我们开业10年,小吃街80%商户都没换的原因。”宋应军说。

来袁家村学习的一位特色小镇投资商李瑜(化名)表示,袁家村的成功是一步步走来的,不是商业化投资来的。

他认为,商业化投资建设特色小镇商业气氛太浓了,投资建设本身就是一大笔费用,通过招商的形式运营,并且维持运营过程中开销很大,还要想着回本,还银行贷款。

宋应军也持相同观点,“急于招商也是特色小镇短命的重要原因,一个新景区肯定有3至5年的困难期。所以,很多项目5年之内扛不过去就死了。”

“守着家门口,有游客来了我是农家乐,没游客,这就是我的生活。”李瑜表示,袁家村的原生态成就了自身。

以外来商户为主的东黄小镇,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在人流量减少后,很多商户选择关门找开发商退还押金,开发商无力回本,债务缠身。

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则表示,袁家村声名鹊起除了袁家村人自身努力能干外,还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比如专门为袁家村在高速上开了一个出口,这项投入就达数亿元。袁家村不为人知之时,政府将很多公务接待安排在袁家村,从各个方面鼎力支持袁家村的发展。

衰败的小镇还能复活吗?

每年黄金周放假期间,袁家村的游客接待中心就会变身指挥部,礼泉县政府派200人指挥交通维护治安,负责旅游和安全的县长亲自坐镇袁家村,村长接待室隔壁的会议室成为临时休息室。

据宋应军介绍,袁家村人最多的时候要属春节期间,一天接待量达20多万人,出袁家村高速口要堵40多分钟,从高速下来到袁家村至少2个小时。

袁家村从2012年声名鹊起至今人气不减,宋应军归结为社会主义时代下的新型集体经济。袁家村人早已不种地,誓言捍卫食品安全的该村农民的小吃店开到了西安。打造农民创业平台是袁家村人未来在全国的新布局。

当地政府将袁家村与周边10个村合并成一个大社区,规划了医院、学校、养老院等整体配套,其中也有一街之隔的官厅村。

据了解,官厅民俗村仍在谋求新的出路。在宋应军看来,破解官厅村面临的困局很简单,从袁家村再修一条街连起来。关键在于经营者转变思路,来旅游的大多数人不会专门来看考究的建筑。

建设东黄小镇那片地曾经是农耕地,以1500元每亩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而来,两年发放一次款项。如今,开发公司早已无力兑现承诺。

张亮表示,对于陷入困境的东黄小镇,今年县里提出,将其转型为文化企业创业基地。让文化创业产业、电商企业进驻小镇。他透露,目前已经有外省水果电商打算入驻。

如果问东黄小镇的建设为村民带来什么好处?那便是村里坑坑洼洼的路修好了,王海军从咸阳市区到东升村开车只需要20分钟。

衰败的小镇尚未复活,新的特色小镇又将建起来。就在前不久,礼泉县的领导对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在特色城镇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全面打好城市建设“组合拳”,高起点谋划东庄休闲水利风景度假小镇、五凤山大唐文化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

衰败中的小镇,何时能复活?兴建中的小镇能否再现袁家村的热闹?这些问题,只能交给时间去回答。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