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销 > 正文

魏小安:以城市化为中心的酒店转型

2021-11-09 10:23:39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魏小安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酒店难题,还要靠城市化解决。

2019年,全国星级饭店8920家,从业人员106万人,客房数120万间,出租率55%,营业收入1907亿元,利润44亿元,固定资产原价4680亿元。看起来很雄壮,平均下来,一家酒店收入2137万元,利润49万元,而资产则达到5246万元。这是一笔账,是中国文化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酒店是重资产的行业,现在相当于无效益,这里面还不包括财务成本,否则,仍然是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

星级酒店 (图源:摄图网)

还有一笔账,是大住宿业的账。什么叫大住宿业?有十类:第一,酒店。酒店又包括两类,一类是星级酒店,全国9000多家,一类是非星级酒店,全国的数量至少要翻番。第二,公寓和写字楼。实际上公寓、写字楼和酒店原来是一个市场,后来慢慢分离。比如说20年以前,公寓和写字楼配套进入市场,对当时酒店出租率的影响至少10个百分点。第三,社会旅馆。社会旅馆现在有多少?没有数据,但是按照以前的统计数据,现在全国应该有50万,而且大批的社会旅馆正在改造升级进入酒店行业行列。第四,农家乐。全国150万家,现在相当一批农家乐也在改造升级成为民宿,民宿有20万家。第五,招待所。没有数,但也不会少。第六,办事处。北京最多的时候8000个办事处,每一个办事处都是一个酒店。第七,会所。会所陷入灭顶之灾,但是毕竟资产存在,而且现在对会所的处置方式实际上是不对的,这种方式严重侵犯了投资商的权益,但就这么处置了,可是资产存量下一步怎么办?第八,度假村。全国有多少,不知道,但是数量很大。第九,培训中心。恐怕全国也得有几万。第十,城市人家,也就是短租式公寓,正在大幅度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接近天花板,从购房者来说,现在的房屋也在逐步过剩,势必有一部分房屋从房地产市场里挤出来形成出租房,这就构造了一个新的城市人家的概念,也是已经形成的模式,可以说数量无尽。

总体来说,构造了一个大住宿业的概念,而且这十类产品形成了一个组合,也有一个结构的问题,相互之间可以替代,可以混杂,可以变化。酒店市场不好的时候,有些酒店就变成写字楼,住宿的需求猛了,很多我们原来看不上的住宿机构可能就改造升级了。由此而看,大住宿业的供求关系究竟如何?一个基本判断叫做供过于求。这里面如果讲一个金字塔,酒店算是金字塔的塔尖,如果下边的存量越来越大,就意味着金字塔的塔尖越来越小。但是需求也在变化,现在公款需求基本上被压缩,一开始大家还寄予希望说这种压缩可能是阶段性的,但就现在来看不可能是阶段性的,道理很简单,全世界的公款消费都很低,中国尤其是高端酒店长期靠公款消费作为主要的支撑点,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公款消费的需求基本上压缩下来了,但是实质性的需求在增加,可是这些实质性的需求不在酒店行业,追求真正的产品。比如说北京的胡同宾馆可以卖到三千、四千块钱一晚,如果按星级标准来看也就是三星。再比如说莫干山下洋家乐,裸心谷可以卖到四千、五千一晚,能说没有需求吗?有,但是要看什么样的需求。所以要从大住宿业的视角来看,如果只是单纯的就酒店论酒店,是论不清楚的。

中国酒店业40年,起起伏伏。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旅游最短缺的就是酒店,一直惊动到中央,1979年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主要旅游城市都要建一家酒店,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共有三家,两家都是酒店。到八十年代末期,紧张局面缓解,服务质量问题突出,国家旅游局推出星级标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98年,中国正式告别了短缺经济,也是同一年,饭店行业发生了第一次全行业亏损,32亿元。之后就是好好坏坏,亏几年,好几年,各有各的具体原因。行业外延逐步扩大,形成大住宿业。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发挥了主体力量,但是市场逻辑没有真正形成。实际上是分为两个层面,大众住宿业,包括经济型酒店、农家乐、民宿、短租式公寓等等,是市场的力量,政府顾不上管也不屑于管,自为发展,自然起落。而高端酒店,则是市长的逻辑和资本的逻辑共同作用。房地产商要土地,政府要求必须配套高端酒店,相互博弈,这也是高端酒店始终不能遏制的根本。

再深一层,则是城市化发展的力量。但是在认识和分析方面,我们始终意识不足。1998年开始的酒店全行业亏损,当时的分析是旅游市场需求不足,其实根本原因是城市化需求不足。1998年也恰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起步之年,之后,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人口逐年增加,对酒店的需求也自然增加,这远远超过旅游市场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同理,政府把高星级饭店视为城市发展的标志,把外资或外管饭店视为城市国际化的标志,加之房地产的资本力量,构成了现在的格局。或者说,酒店行业不能跟着旅游走,必须跟着城市化走。

疫情肆虐,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和消费行为,酒店行业也是如此。但是,也产生了几个亮点。一是高端酒店,过得去,是商务需求和会议需求支撑。尤其是度假地的高端酒店,主要原因是海外消费回流,上千亿乃至几千亿美元的消费力,又是有要求的消费力,撑起了一片天。二是乡村民宿的再兴旺,这也是消费的转移,本来乡村民宿正在走下坡路,一把又起来了。三是文化主题酒店,吸引Z世代,也显现了生机。但是大众住宿业的其他项目都是一地鸡毛。尤其是城市型中低端酒店,普遍难以为继。

解铃还须系铃人,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酒店难题,还要靠城市化解决。中国的城市化,狂飙猛进的时代已经过去,精雕细刻的时代来临。需要研究城市短板,相当一部分酒店可以根本转型,根据所在的区位和周边的条件,尤其是新产生的社会需求,构造城市服务综合体。一是文化创意综合体,二是医疗服务综合体,三是教育服务综合体,四是社区服务综合体,五是小微企业服务综合体,六是乐园配套综合体。与其在疫情之下,苦撑苦熬,何不走新路?如果把这些酒店当做物业来看,租金能收多少,就是这些酒店转型的参照和底线。这样做,一是补城市短板,可以得市长之喜,得政府支持。二是方便了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三是减少现有的酒店总量,调整结构。一部分有条件的酒店转型了,其余的酒店也可以缓口气,精耕细作,形成高品质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凡是转型的酒店,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这样做的难点,一是在于业主,现在的业主普遍心态是能活下来就可以,所以没有抵触心态。二是管理公司的委托管理合同没有到期,也是一个问题。三是员工转岗或者下岗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死守者就是死路,转型就是生机。也可能顾虑,形势一旦好转,又会供不应求。这种顾虑完全多余,市场的力量巨大,只要有商机,就会有资本。

但是,城市的高端酒店、品牌酒店,是不可能转型的,也不需要转型,只会创造更多的商机,开拓市场。有些酒店开始景区化,甚至目的地化。文化元素大量进入酒店,数字化基本普及,智能型酒店业产生。由此,将会形成一个新的住宿业格局,大众住宿的基础逐步稳固,业态丰富且灵活调整,城市的中低端酒店一部分转型,一部分精品化主题化,高端酒店对应商务客人,保持高品质。城市化还会产生无数商机,以城市化为中心的酒店转型也是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

魏小安: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本文来源: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