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22:43:11 新旅界 富兰克凌
10月24日,海航集团宣布收购了黑石集团手里大概25%的希尔顿酒店集团的股权。海航先后投资瑞士Swissport地面服务公司、维珍澳洲航空、瑞士Gategroup航食集团、卡尔森酒店集团。
新旅界讯 10月24日,海航集团宣布收购了黑石集团手里大概25%的希尔顿酒店集团的股权。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跨境收购很常见,但是为什么是海航出手?为什么买酒店集团希尔顿?
大时代与大背景
人民币国际化,是当下中国政府的最高级别战略之一。所谓人民币国际化,除了加入SDR,更重要的是,将手里的美元现金(或者等同于现金的资产)换成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资产。
即实现以现金换取长期现金流,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并构筑美元与人民币的体外循环。
作为当下的一线国企,纷纷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安邦这几年成长为一家具有2万亿人民币资产的巨型保险公司,海南航空也从旅游行业的企业集群,成长为覆盖全球的酒店、航空、地产、餐饮服务。这两家公司的海外收购,普遍都是以现金流属性较重的构建消费场景的固定资产为主。
比如,海航先后投资瑞士Swissport地面服务公司、维珍澳洲航空、瑞士Gategroup航食集团、卡尔森酒店集团。
大玩家与大作手
此次交易的双方,都是资本市场的顶尖玩家。甚至,代表国家意志的海航,更胜一筹。
黑石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已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地产行业超级玩家,也是公司并购界最早做善意并购的“白衣骑士”。在金融危机的高潮期,黑石集团也是财政部旗下中投公司的投资标的之一。
黑石最鲜明的特色还有杠杆收购,常年保持1:3-1:4 的杠杆,大量资金来自银团贷款,以方便黑石在行业低潮期大量买进成块的资产。希尔顿酒店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一度出现管理危机,最终选择让黑石收购并上市,家族逐步淡出。
此次股权转移,双方也是各有考虑。
在全球酒店业大并购的前提下,希尔顿品牌虽然有百年历史,但是已经很难在巨型并购交易占据主导地位了。作为大股东黑石而言,在酒店业持续大并购的前提下,长期持有这一块资产意义不大,海航算是一个合适的买家。
酒店业并购从美国开始,去年达到一个高潮,整个2015年,全球的酒店并购交易总值达到460亿美元。万达、万豪、锦江、温德姆、复星等集团都在大局收购。其中,万豪国际以122亿美元收购喜达屋酒店,成为2007年黑石集团收购希尔顿之后酒店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2015年12月雅高酒店集团又宣布收购FRHI集团,交易估值达到近29亿美元。
虽然,2015年和2016年,酒店业务都在增长,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深,整体的消费人口群体不可避免的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同时,西方酒店集团的创立少则50年,多则过百年,创始人家族都陆续淡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对这些经理人掌控的公司表达出了强烈的话语权要求。这才有了安邦收购华尔道夫,复星集团收购Club Med。
相比黑石,海航是国内最顶尖的资本高手,常年负债率超过70%,杠杆率超高,发债过百亿,旗下拥有9家上市公司,动辄百亿级别定增。
海航利用中国市场独特的玩法,在创业20多年后,已经成为了商业历史上的奇迹:海航集团下设航运、金融、旅游、地产、机场、商业等多个板块。其中,单是航运业务方面,就运营管理着包括海南航空、天津航空、首都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等在内的13家航空公司,拥有飞机541架(2014年数据),集团并表资产超过3000亿人民币,而2009年底,海航的资产才不过553.8亿元。
通过对内的杠杆收购,海航的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8月,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资本,出资16亿元接盘亿城股份(现改名海航投资)的大股东之位;2014年6月,海航集团子公司的海航旅游,亦以16亿元的价格入主桂林旅游。
A股市场上已经形成了9家上市公司组成的“海航系”。这些由海航集团参控股的上市公司包括海南航空、海岛建设、海航投资、渤海租赁、天津海运、易食股份、桂林旅游、九龙山旅游、西安民生等。
同时,海航集团旗下还有美兰机场、首长科技等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通过对外收购,不断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表,2011年,它以10.5亿美元收购了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2013年,海航集团又出资2.34亿欧元,拿下了西班牙NH酒店20%的股权。
我们关注海航,往往聚焦到海航的财技,而忽视了海航作为新崛起的国企代表,所富集的资本,真正目的还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目标。
海航需要的是整个旅游产业链条,这是一个覆盖全球,利润一般但是现金流巨大,目的地驱动,以固定资产和长久品牌为护城河的产业。这不仅仅符合航海的自身定位,也是国家最需要的优质资产,融资的那些财技,看似眼花缭乱,不过是走过场的合规而已。
“一个人的命运,主要靠自己努力,但是也要兼顾历史的进程。”海航用自己的发展,做了完美的演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