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栏目 > 正文

新旅界年度盘点 | 十五个大事件回顾文旅行业的2022

2023-01-03 10:26:24 新旅界 姚竹君

回望来路,感慨万千。

\

对文旅从业者来讲,疫情期间的三年没有一年是“好过”的,而2022年又尤其不好过。但另一方面,这也是极为波澜起伏,“大事件”层出不穷的一年。尤其是最后两个月,文旅行业突然就迎来期待了将近3年的“峰回路转”,令人感慨万千。

因此,在年终回顾的第一篇,新旅界将盘点今年对行业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大事件,与读者一同回望,2022年文旅行业是怎么走过来的。

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出炉

“求质”成为文旅发展主旋律

时间:1月20日

新年伊始,出游意愿同比2021下降5个百分点,人均消费集中在500元以内的“平稳”元旦出游市场让文旅人心中五味杂陈。但没过多久,《“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后简称《规划》)的出炉就给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值得一提的是,数名行业专家都指出,《规划》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说明了旅游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与十三五时期不同,十四五的规划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增长目标,而是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整体发展基调从“量”向“质”转变。

\

文件截图 (图源:中国政府网)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的分析,《规划》对市场有几个新提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新提升国内旅游,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以及“构建旅游空间新格局”。要了解行业专家对《规划》的更多分析与理解,可以阅读新旅界专题报道《“十四五”发展规划旅游业如何应考?专家给你划重点》。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拔高了旅游行业的战略定位,给熬了三年的旅游业带来了信心提振;也为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了方向,令数字科技、高端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符合政策要求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细分赛道成为了2022年的风口。

二、冬奥会召开

体育旅游及冰雪旅游迎来机遇期

时间:2月4日-2月20日

2月4日,在华灯璀璨的“鸟巢”内,伴随着《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的旋律,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拉开帷幕。

这场盛会的成功,少不了文旅企业的参与。新旅界曾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中国人的浪漫”背后都藏着哪些文旅企业?》为题对此进行过报道:三特索道、黄山旅游提供赛场索道服务保障,良辰光启打造开幕式“冰五环”,锋尚文化参与开幕式光影设计制作……无数文旅企业在台前幕后付出的努力,让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更加辉煌。

\

冰五环(图源:良辰光启官微)

这一重大赛事不仅给中国带来了9金4银2铜的奖牌,也为中国冰雪旅游、体育旅游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伴随着冬奥会的筹备与举办,中国冰雪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20-2021雪季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22-2023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数有望达到4亿人。以冬奥会为契机,北京、河北成为了冰雪产业的新晋“胜地”;南方的室内滑雪场产业也“更上一层楼”,如融创文旅就在南方超5个城市布局了室内滑雪场。

体育旅游同样成为重点,其中“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及其带来的诸多文旅机遇最为引人瞩目。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是一个“体育+冰雪+文旅”的资源富矿,包含25个奥运场馆、21个大众滑雪场、56个高等级旅游景区及诸多文化遗产类资源。

\

延庆冬奥村 (图源:北京市政府官网)

1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召开,会上强调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1月2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在这一规划的带动下,延庆冬奥村、西大庄科村、崇礼万龙度假天堂等相关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长为高品质的冰雪度假胜地。

三、数字藏品成为新风口

文旅企业、文博机构扎堆入局

时间:2月中旬及之后的全年

要说2022年最为火热的“概念”是什么,那“元宇宙”与“数字藏品”绝对位列其中。二月中旬,最早涉猎数字藏品业务的上市文旅企业曲江文旅(600706)股价实现了“五天四板”。之后,无论是同程等OTA企业,还是碑林文旅等文旅集团,都纷纷涌入这一赛道,尝试“分一杯羹”。

本就在发展藏品数字化的文博圈更是深度参与,推出以馆藏文物或相关文化为主题的数字藏品,经常是刚刚开售便被抢购一空。对此,新旅界进行了深度报道,详见《文旅企业跟风数字藏品,是“割韭菜”还是新风口?》。

\

千年一瞬·敦煌数字文创藏品(图源:商汤科技官网)

对文旅、文博企业与机构而言,在线下业务相对沉寂的时间里,发行数字藏品既是一种宣传,也是对品牌形象的提升。但后期,随着人们对NFT类产品带来的金融、法律风险更加关注,以及实体文旅、文博产业的恢复,数字藏品虽仍有很强存在感,但已不再占据话题C位,更多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国有文旅集团再添新丁

国有资本“存在感”进一步提升

时间:3月上旬-12月下旬

疫情环境下,文旅行业的资本呈现“国进民退”的形态已是业内共识,而自3月起的各类国有文旅集团成立、整合改革相关新闻则再次引起了文旅行业对这一趋势的关注。

首先掀起波澜的是2021年在文化上出尽风头的河南省。3月9日,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注册成立,注册地点选在了洛阳;往前追溯,2022年1月11日上午,洛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就已正式揭牌成立。虽然目前还没有更明确的相关动作,但人们还是很期待这两个文旅集团的成立是否会让河南省的文旅产业变得“不仅叫好,而且叫座”,更上一层楼。

\

洛阳景点 (图源:摄图网)

其他省市也在纷纷建立自己的国资集团。如已有了一个自治区级文旅集团的新疆于3月23日又另外挂牌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以“轻产业、重运营、强服务”为理念,意在推动新疆文旅实现转型升级。

而已有的国资企业在今年也有不少优化动作,如7月份时,湖南的华天酒店就与三湘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正式更名为阳光华天旅游;同月,大连市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也与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宾馆有限公司等数个相关企业实施战略性优化重组,改组成立大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各国有企业中的文旅资源,打造更多精品项目。

要详细了解国有文旅集团在2022年的动向,可以阅读新旅界报道《2022上半年国有文旅集团业绩汇总(含榜单)》。

整体来讲,在2022年乃至整个疫情期间严峻的行业环境下,文旅行业的国有资本也正式迎来了战略机遇期。没有成立集团的成立了集团,已有却经营不善的也大刀阔斧进行了优化重组。未来,在旅游业整体复苏、民资重新活跃的情况下,国资将在行业舞台上扮演怎样的角色,令人拭目以待。

五、上海静默

旅游业更加沉寂

时间:3月上旬-5月下旬

3月27日,上海市发布通知,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批实施封控管理,小区封闭,交运暂停。自此开始,上海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静默。在此期间,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所有文旅项目及关联的民宿、餐饮、酒店行业都陷入停滞。

严重的疫情让人们不得不“足不出户”,而文旅人们也只能一边“抢菜”,一边为项目停业带来的庞大收入损失发愁。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客流损失近百万人次,经营损益上亿,同时还需要支付数千万元的经营成本;季高集团估算闭园小三个月经营损失至少在2000万左右……新旅界曾以《“生死66天”!揭开复工上海文旅企业“众生相”》为题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图源:乐游上海公众号)

当然,这一“大事件”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周边地区。上海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是我国各大旅游目的地,尤其是高端度假与品质消费场所的核心客源地之一。上海的全城静默,让许多以上海居民为核心客源地的文旅产品也“没有歇业,胜似歇业”。

6月初,上海逐步从静默中脱离,开始缓慢恢复生机。但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以全城静默形式防疫的城市逐渐增多,文旅行业仍处在漫长的“低谷期”里。

六、酒店、餐饮、文旅集体发声求援

盼来政策及时雨但帮扶效果有限

时间:3月下旬-4月上旬

大规模新冠感染带来的漫长停业,成为了压倒文旅、餐饮等依赖人员流动性的第三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旅行社、产业服务商、文旅演艺、酒店、民宿、餐饮等行业协会纷纷发布行业请援呼吁书。深圳市民宿协会、青岛市演出行业协会、云南省旅游饭店行业协会、苏州市旅行社相关行业协会……每一封求援信,都是已熬过三年的文旅企业不堪重负的绝境之呼。

\

安徽酒店行业请援书节选(图源:安徽省酒店网公众号)

同时,诸多文旅企业领袖也纷纷发声。麦淘亲子创始人谢震的《诚恳请求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给文旅企业提供合理援助》、桔子酒店创始人吴海的《我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我活不到4月份》刷爆了文旅人的朋友圈,引发广泛共鸣。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文旅人,其核心诉求基本一致:呼吁政府方面允许相关企业免缴、缓缴社保;呼吁社会主体允许免交、缓交房租、水电等费用,尽可能减轻相关企业的负担,以让它们获得喘息至明年的机会。

后续,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大量扶持相关企业、促进产业振兴的政策,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在减轻企业压力的同时鼓励企业自救。但无奈的是,有些问题政府的政策鞭长莫及:如虽然各地的援助政策里都提及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产权方应免收相关企业租金,但绝大多数文旅企业的“房东”并非国有主体。相关详细情况,可以参加新旅界专题报道《酒店餐饮行业的绝境求援:行业帮扶政策,是否“雷声大雨点小”?》《9000场演出延期或取消 熬到第三年的演艺企业还有招吗?》。

文旅企业能做的,大多仍只是在“一声长叹”后,想尽办法寻找新的机遇。

七、露营火爆出圈

乱象丛生中逐步走向规范化

时间:五一劳动节假期-全年

在上海静默与各地疫情的影响下,2022的五一格外惨淡。但就是在这片惨淡中,露营突然火爆出圈,成为了文旅业内最为显眼的顶流,也成了“黄金周”唯一的“黄金”。

2021年时,在小红书营销的推广下,露营正式从小众的户外活动进入到大众市场,升级为“精致露营”并开始大规模商业化,而这一风潮在2022年变得更为显著。五一时,露营相关的报道在各大媒体刷屏,朋友圈里全是朋友们外出露营的照片,能去露营地的就去露营地,去不了的就在城市公园、街心公园乃至城市里的河边。可以说,露营成了疫情下无法外出旅游,被“憋疯”的人们最大的情绪出口。

在此影响下,牧高笛(603908.SH)、探路者(300005.SZ)等露营及露营概念股股价纷纷上涨;露营场地大多“一帐(篷)难求”,露营企业也成了为数不多能在2022年赚得盆钵体满的文旅行业主体。

\

日光山谷营地 (图源:日光山谷官网)

但另一方面,行业的突然“出圈”也吸引来了许多“跟风者”,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土地使用许可,能通过安全检验的露营营地并不多,相关设备制造商也良莠不齐。另外,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露营的火爆是疫情环境下诞生的“伪需求”,只是真正出游的临时代偿。如果各项长线出游限制措施解除,旅游业真正开始复苏,人们对露营的狂热需求是否还会持续是个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有了市场,有了更多优质入局者,露营也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11下旬,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林草局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推动露营行业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若想对此进行进一步了解,可以点击阅读新旅界相关专题报道:《精致露营潮下营地难赚钱,如何掘金万亿露营市场?》《十四部委联合发文,露营行业为什么或将成为万亿市场?》

八、各省市密集发放文旅消费券

撬动文旅消费为行业注入活力

时间:6月上旬-9月下旬

2022年暑期,许多地区不再“静默”,开始逐渐恢复生机。景区、主题公园终于对外开放,餐厅、酒店、民宿也迎来了久违的人流。而逾20省发放的数十亿文旅消费券,正是形成这一暑期旅游业“小热潮”的推动力之一。

在这个暑期,云南省发放1.41亿元文旅消费券、加油券;四川在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期间陆续发放文旅消费券2.27亿元;贵州发放超1亿元文旅消费券;北京发放3000万元的京郊住宿消费券;上海的消费券总发放金额甚至高达10亿元,从8月下旬到11月下旬期间分三轮发放,用于餐饮、零售和文旅行业的多个消费场景线上线下使用。

\

(图源:摄图网)

这一系列“砸钱”行动,足见各地在抓住暑期出游机遇期,刺激文旅消费,助力服务业产业复苏上下了多大血本。而它们也确实收获了成效。新旅界就此进行了《多省密集派发文旅消费券数十亿补贴能掀起多大波澜?》专题报道,其中便提到云南的二、三轮消费券发放领券率都超过80%,三轮补贴总计带动消费4.08亿元。不少地方的文旅消费券带动杠杆均在4倍以上。

九、地产巨头纷纷抛售文旅资产

文旅地产模式走向末路

时间:6月中旬-7月上旬

2022年,面临危机的并不只有文旅行业,还有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房地产。

自6月中旬起,诸多地产龙头如世茂集团、融创集团、富力集团、建业集团等纷纷被指出面临“爆雷危机”,不是面临资金紧张,就是面临美元债违约。危急之时,回本慢、投资大的文旅项目自然成为出售首选。而顺此往回溯源,可以看出许多地产企业早在年初就有了相关动作。

如佳兆业集团通过转让手中股份退出了金沙湾国际乐园及万豪酒店项目;建业集团通过转让股权引入了以河南省财政厅为实控方的河南老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做大股东;融创或将出售本想重金打造的深圳冰雪文旅城;而对文旅项目涉猎不多的世茂、碧桂园等房企,也为保现金流而将酒店类资产挂牌出售。

\

金沙湾国际乐园(图源:金沙湾国际乐园官网)

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是房企危机的结果,也预示着“以房养旅”的“文旅+地产”模式开始走向末路。短期内,房企很难像原来一样“财大气粗”到足以重金投资文旅,而“文旅+地产”轻视内容与产品质量,侧重卖房营销的产品打造模式也越来越难吸引到游客与购房者。以精细化运营、创新思维发展做引领,以内容和体验取胜,真正深耕文旅的企业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如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可以阅读新旅界相关的专题报道《地产企业“抛售”文旅资产,是阶段性战略还是退出牌桌?》与《盘点过去十年“地产+文旅”模式走过的那些弯路》。

十、旅游上市公司近乎全线亏损

时间:7月中旬-8月中旬

8月底,上市旅企开始集中发布半年报。在各地疫情频繁爆发、多地跨省游熔断、长三角地区静默超两个月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情况可想而知。

\

(图源:摄图网)

2022年上半年,上市旅企业绩再度陷入大面积亏损,传统景区、旅行社、酒店集团、综合旅游集团均不能幸免。为此,新旅界曾撰写专题报道《最惨淡的文旅行业上半年!超八成上市旅企陷入亏损》,其中统计的47家公司中有38家亏损,占比80.85%;实现盈利的仅9家;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的仅6家。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2022上半年,在47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在100%以上的达28家,占比59.57%,这其中,还包含了5家跌幅1000%以上的企业。

这一令人扼腕的“业绩单”,或许是对文旅行业在2022上半年面临的巨大困境的最好注解。

十一、惨但不躺平

旅企积极融资、IPO

时间:7月下旬-12月下旬

但与疫情期间文旅行业业绩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旅企业并未就此“躺平”。相反,许多文旅企业在积极融资、上市,寻求自救与发展之道。对此,新旅界以《“躺平”不可取!疫情以来25家旅企抢位IPO(附完整名单)》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

2022年,在上市方面,有企业通过二次上市来为自己“锦上添花”——8月25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5日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合计募资约159亿港元,有望为公司海外扩张和产业链纵深提供有效资金支持,进一步巩固免税龙头的地位;有传统山岳景区如云台山旅游再度冲击A股上市,于9月1日签署辅导协议,计划到2023年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准备。

\

亚朵酒店(图源:亚朵官网)

除此之外,年底关于文旅产业的上市还有一条“大新闻”:曾三次IPO,其中两次意在登录国内创业板、一次转战美股的亚朵酒店,终于在第四次“发起冲锋”后收获结果:11月11日,亚朵集团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上市首日,亚朵股价开盘涨超40%。

而在融资方面,文旅企业同样使劲浑身解数,如松赞酒店战略引入招银国际3亿元融资、祥源文旅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近3亿元配套募资等。一些创新类型的文旅服务商也同样成功融资,如定位于酒店互联传播平台的广州携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4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大住宿行业产业互联网服务商订单来了获得5000万元融资。可见,在资本市场,一些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过硬的文旅赛道企业仍对投资者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十二、旅游写入二十大报告

文旅行业在其中“大有可为”

时间:10月25日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党和国家的未来的征程做出全面部署,勾勒出人民美好生活各个方面的新蓝图。

当时,许多文旅人因会上报告并未提及文旅而感到担忧。但其实,在10月25日发布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中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在其中被明确提及了两次:一次是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部分中,报告提及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次是在谈及港澳发展时,提出要“发挥香港、澳门优势和特点,巩固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位”。另外,这部分提到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等,也与文旅融合、文体旅融合高度相关。

\

相关报道截图(图源:文旅部官网)

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地方虽未直接提及文旅,但仍与文旅产业息息相关,如第四部分提到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八部分提到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第九部分提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十部分提到的“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这些党对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规划中,都有文旅产业施展拳脚的空间。

十三、“二十条”公布

文旅部官宣熔断制度取消

时间:11月15日

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大新闻”一条接一条。前两年间,文旅人们常常对“开放”翘首以盼,试图从每一点细微的风吹草动里嗅到彻底复苏的迹象;而就在文旅人已经开始“放弃幻想”,撸起袖子在疫情常态化环境下创出一片天时,“有序开放”猝不及防地降临了。

以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为基础,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根据最新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

文件截图(图源:中国政府网)

自此,自2021年8月开始实施的跨省游熔断机制正式宣告终结。这极大释放了区域人口流动性,成为了旅游业宣告复苏的“第一步棋”。

据媒体报道,《通知》发布后一小时内,同程旅行平台跟团游产品搜索量快速上涨,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超过600%。机票、火车票涨幅分别为182%和97%。当晚,携程跨省游产品搜索量达到国庆假期以来的峰值,自由行产品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超2倍。次日上午10时,美团跟团游订单量环比增长178%,其中跨省跟团游订单量增长255%。

十四、“新十条”公布,

景区及文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

时间:12月9日

在熔断机制取消后,“第二步棋”很快便紧随其后。

以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的“新十条”防疫措施为基础,12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公布了《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及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等城市休闲场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更新版,其中对旅游景区、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除导游上团前核验健康码外,均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开展落地检。

\

文件截图(图源:中国政府网)

在此之后,一些仍因疫情被关闭的景区、城市休闲场所开始迅速“复工复产”。据媒体报道,截至9日14时,重庆276个A级景区中超一半恢复开放;某旅游平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七成景区恢复营业。但由于奥密克戎的强传染性,人员流动性恢复后,阳性病例迅速增多,人们的出游行为相对滞后,景区暂未真正恢复“人从众”的热闹景象。许多专家也提醒文旅从业者,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就越要有耐心,距离人们真正能无惧感染、放心出游的节点到来或许还有较长一段时间。

但无论如何,“春天的脚步近了”。

十五、“肺炎”变“感染”并实施“乙类乙管”

出入境游恢复“胜利在望”

时间:12月26日

时值十二月最后一周,再次有“重磅消息”击中文旅行业,这次终于轮到了在疫情中受到了最为深重的打击的出入境游。不同于国内文旅目的地及相关服务企业仍可靠开发本地游、周边游“曲线救国”,出入境游在疫情的这三年内是结结实实经历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冰封期,而现在,这厚实的冰面终于有了消融的迹象。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在“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部分中,提出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并提及“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

文件截图(图源:中国政府网)

12月2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发布公告,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等签注;12月28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将自同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

这一系列举措都宣告着,被冰封三年的出入境旅游即将正式回归舞台。12月27日当天,携程平台上的海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全年增长近2倍。虽然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同期宣布会加强对中国旅客的检疫措施,但这仍然难以阻碍游客们“出去放飞”的心。12月2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指出2023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有望显著恢复。

至此,文旅行业终于走完了这个“波澜壮阔”的2022。而明年,将是文旅行业破茧重生的一年。

回望2022,你还记得哪些文旅“大事件”,心中有怎样的感慨万千?对于2023,你又有着怎样的期待?欢迎在文章下留言。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